张昭,字子部,三国时期孙吴的大臣。边肖为您带来相关内容,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。
中国古代历史上,宰相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一般来说,宰相作为皇帝的分支,领导官员,协助皇帝管理国家事务。就魏、蜀、吴而言,实际上蜀汉在诸葛亮病逝后就取消了丞相的官职。至于曹魏,在曹操、曹丕父子之后,没有人担任丞相。然而,对于东吴来说,担任丞相的人很多,比如孙绍、顾雍、鲁迅等人。
相应的,孙策留下的孤儿张昭也错过了东吴丞相的职位。公元222年,孙权致电王武,设置丞相官职时,大家都推举张昭,但这遭到孙权的拒绝。那么,问题来了,孙策的托孤大臣张昭为什么不能做东吴的丞相呢?对于孙权来说,他为什么拒绝张昭做东吴丞相?
一个
首先,张昭(156 -236年),字子部。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三国时期,孙吴是一个重臣。东汉末年,张昭南下扬州避战。在孙权的兄长孙策统一江东的过程中,张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当时,孙策任命他为长史、抚军都督,把一切文武事务都委派给张昭。我认为,张昭与孙策的关系类似于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,即后者在外作战,前者守卫后方,处理文武事宜。基于此,如果刘备以诸葛亮为孤儿臣,孙策自然以张昭为孤儿臣。
79486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      
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