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二拼音版dú shān hǎi jīng shí sān shǒu ・qí shí èr 读山海经十三首・其十二 dōng jìn -táo yuān míng 东晋-陶渊明 chī zhū jiàn chéng yì ,qí guó yǒu fàng shì 。 鸱�见城邑,其国有放士。 niàn bǐ huái wáng shì ,dāng shí shù lái zhǐ 。 念彼怀王世,当时数来止。 qīng qiū yǒu qí niǎo ,zì yán dú jiàn ěr ; 青丘有奇鸟,自言独见尔; běn wéi mí zhě shēng ,bú yǐ yù jun1 zǐ 。 本为M者生,不以喻君子。 翻译: 鸱�出现在城里,国内便有放逐士。 想那楚国怀王时,此鸟必定常飞至。 青丘之山有奇鸟,独自出现人不知。 本来就为M者生,不必晓喻贤君子。 注释: 鸱�(chīzhū):鸟名。见(xiàn):出现。 怀王:楚怀王,战国末期楚国君主。屈原便在怀王时被放逐的。 赏析: 这首诗用《山海经》中两则奇异之鸟的神话,来表达诗人对政治时事的感慨,其内涵具显隐两重。表层看对读山海经有感,深层看是通过对当年楚国屈原被放而怀王不悟,终至亡国的历史教训的回顾,影色批评东晋政权在用人上的亲信邪佞,疏放忠良,不重正士。此层含义,感慨极深,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也很强烈,它们一方面体现了渊明在当时特有的关于“入国而不存其士,则亡国矣……非士无以虑国,缓贤忘士,而能以其国存者,未曾有也”的治国尚贤重士的政治理念,另一方面也包含了诗人自己在东晋社会里所深切体会到的“雷同毁异,物恶其上,妙算者谓M,直道者云妄。坦至公而无猜,卒蒙耻以受谤,虽怀琼而握兰,徒芳洁而谁亮”的感士不遇的家国身世之叹。 |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