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恪(203~253),中国三国时期吴国大臣。字元逊。琅邪阳都(今山东沂南南)人。诸葛瑾的长子,少年的时候别人就觉得他很聪明,深受孙权的喜爱,得以陪伴太子读书学习。后来在平定和治理丹阳山贼的过程中立下奇功,升职为将军。孙权死后诸葛恪辅佐幼主孙亮,成为孙吴中后期的军政舞台上一位关键性的人物,他的荣辱成败不仅关系其个人或家族之兴亡,而且影响着孙吴政权的盛衰。他穷兵黩武数次北伐以致怨声载道,最终被孙峻设计杀害。
(一)、历史概况
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,从小就以才思敏捷、善于应对着称,曾任丹杨太守,为吴国征得大量兵源。孙亮继位后,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,率军抵挡了魏国三路进攻,在东兴大胜魏军。此后,诸葛恪开始轻敌,率大军伐魏,围攻新城不下,士卒因疾病死伤惨重,回军后为掩饰过失,更加独断专权。不久,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,被夷灭三族。
(二)、演义概况
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,曾为吴太子孙登的太子左辅。孙亮继位后,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,率军抵挡了魏国三路进攻,在东兴大胜魏军。此后,诸葛恪开始轻敌,率军二十万伐魏,围攻新城不下,被魏国援军杀得大败,回军后为掩饰过失,更加独断专权。不久,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,被满门抄斩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