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中国古代学官的通称。

始于战国,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,六艺、诸子、诗赋等皆立博士,汉代诸子百家都有博士。

博士的职务,原为通古今,备皇帝顾问,掌握《诗》、《书》、百家语,教授弟子,兼议典礼政事,西汉时述奉使巡视民间风俗习惯。

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”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设立五经博士,教育太学弟子。

博士官的性质由备皇帝顾问转变为教学。

东汉以后,博士专授经学,近似官方儒学的领导人。

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,学校时兴时废,博士选举不精。

北魏孝文帝改革,推行汉化,494年迁都洛阳后,立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小学,皆设博士。

隋唐时学校制肩进一步发展,特别是唐代学校较完备,国子监的国子学、太学、四门学、律学等都设博士、助教,地方诸州也如此。

学校是科举制的基础,隋唐的博士在科举制的建立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。博士官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