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从厚乾化五年(公元915年)生于晋阳,小名菩萨奴,父亲明宗称帝时,从厚方12岁,被授金紫光禄大夫、检校司徒。16岁时,封宋王,又受命镇守邺都。从厚与兄长从荣虽为同胞兄弟,但性情差别很大,从厚好读书,礼贤下士,品性懦弱,从荣则相反,在从荣专权的那段时间中,十分嫉恨从厚的名声,处处防范、猜忌,幸好从厚对从荣极其恭敬、顺从,两人才没有出现大的隔阂。

后唐长兴四年(公元933年),从荣被诛,明宗召从厚入洛阳。从厚未到,明宗已死。十二月一日,从厚即皇帝位,为闵帝。

19岁的从厚当皇帝后,很想励精图治,登基的第五天,就召学士给他读《贞观政要》与《唐太宗实录》。不过,在政务的处理上他却十分优柔寡断,掌握不住大纲,朝廷大权被朱弘昭与冯S掌握。朱、冯二人是诛秦王李从荣的关键人物,自恃有拥立大功,在朝中横行无忌。

第二年正月,闵帝大赦天下,改年号为应顺,取应天顺人之意,又以枢密使、同平章事朱弘昭兼中书令,同中书门下二品冯S兼侍中。朱、冯二人都出身胥吏,未有战功,对朝中与地方的名臣旧将十分顾忌。他们一方面把几位著名的禁军将领安彦威、张从宾等人分派到地方任节度使,另一方面又对地方上的两大势力石敬瑭与李从珂严加防范。当时从珂长子李重吉为禁军控鹤都指挥使,朱、冯把他放到亳州任团练使,从珂有一女在洛阳做尼姑,被召入宫中,实际上做了人质。不过,他们并没有想到,这样做的结果是弄得朝廷空空,内轻外重,随时都可能倾覆。

朱、冯两人后来意识到朝廷空虚、藩镇强大的严重性,他们向闵帝提出一个换镇的方案。就是把一些重要地区的节度使互相交换,削弱他们在各地的势力。二月,改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成德节度使,改凤翔节度使从珂为河东节度使,改成德节度使范延光为天雄节度使,召天雄节度使孟汉琼还京。并派使臣监送各节度使赴任。这引起各节度使的极大不满。从珂马上打起清君侧的旗号在凤翔起兵。

闵帝听到凤翔起兵的消息,马上要判六军诸卫事康义诚率军征讨。义诚怕失去兵权,不肯外出。闵帝只得另委他人,以护国节度使安彦威为西面行营都监,率五节度使共讨凤翔,但很快就大败而归。闵帝在朝堂哭哭啼啼地说道:朕本来无心做天子,被你们拥立后,朕年纪尚幼,国家大事都委托诸公办理,诸公决定的国家大计,朕无不同意,凤翔起兵之初,诸公无不自夸,保证寇不足平,今事已至此,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以转祸为福?我看如没有,朕要西去自迎从珂,以帝位相让,若仍不免罪责,也心甘情愿。朱弘昭、冯S惶惧不安,无言相对,康义诚想率禁军投降从珂,抢个头功,坚决反对闵帝出城。他谎说:凤翔之败,是由于主将失策,现在城中禁军尚多,臣请求率军西去,抗拒从珂。闵帝派人召石敬瑭为帅,康义诚坚持自己先率军出战。禁军马军都指挥使朱洪实主张坚守洛阳,不能出征。康义诚怒冲冲地说:洪实不让出征,难道你也想反叛吗?洪实也针锋相对地说:你自己要叛,还说别人谋反,真不知廉耻。两人在闵帝前你来我往,争执不休。闵帝分不清谁是谁非,下令:洪实以下犯上,斩首示众。

康义诚出洛阳后,从珂大军已到达陕州(今河南三门峡市)一带。义诚率军方至新安,距陕州尚有二百余里,诸军将士就百十成群,争相奔向陕州。当义诚入陕州境时,麾下仅剩几十人,正巧遇到从珂派出的侦察骑兵十余人。义诚解下佩带的弓剑请他们转呈从珂,并转达投降意愿。

闵帝听到康义诚投降的消息,忧急万分,派人召朱弘昭商议对策。弘昭对家人道:此次召我,定是诛杀。自己投井而死。留守京城的禁军马军指挥使安重进乘机派兵杀掉冯S,把冯、朱二人之首级遣人送给从珂。

闵帝见京城已无法据守,就想奔往魏州。令孟汉琼先行至魏州安排。汉琼一出城门,马上驰往陕州投了降。闵帝在邺都时,十分宠信牙将慕容迁,即位后,提拔他为控鹤指挥使。这次出奔魏州,闵帝要他率军相随,他也表示:生死跟随大家。但闵帝刚出城,他就关闭城门,派人与李从珂联络。

闵帝出奔的第二天,宰相冯道入朝,至端门,才得知闵帝出奔。这时有人通知冯道:潞王从珂正加急而来,相公应率百官出城迎候。冯道与百官急忙乱纷纷地拥向城西的上阳门,在上阳门外一直等了三天,到四月三日,潞王才到达洛阳。冯道率百官三次上表劝进,次日,太后下令废闵帝为鄂王,以潞王监国。又过了二日,潞王在明宗柩前即皇帝位,不久派人将闵帝杀死。闵帝死年21岁。无谥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