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庭坚号

黄庭坚,生于1045年,卒于1105年,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,书法艺术家,诗人,词人,字鲁直。黄庭坚号山谷道人,生卒年间1045年-1105年,是和苏轼齐名的大文学家,被世人并称为“苏黄”。

黄庭坚书法

在书法方面,黄庭坚则与苏轼、米芾、蔡襄并称为“宋四家”,传世的诗词,书法作品有很多,而且黄庭坚是一个好官的文人 ,他任过的官有叶县尉,国子监教授,校书郎,著作佐郎,秘书丞,涪州别驾等,但是官运不济,数次被贬,命运坎坷。

在宋代诗人中,黄庭坚不仅官当得比较多,而且名号也显得特别多,黄庭坚号,除了众人皆知的山谷道人,涪翁等,还有一些不被大众熟知的绳权,黄九等,可以想像这些别号都寓意很多内涵,大多是和当时的现实情景相符,可以纵观黄庭坚的生平经历,遭受诸多磨难,年老时无以为用,郁郁不得其志,时有悲愤难抒,这时就用字号晦其名,假言托喻,即而放浪形骸,实现另一种可以掌控的自由自在,黄庭坚不仅号多,而且他的字,自号,别号,谥号一样很多,常见的不常见,因时因地不同,使用的名号也不同,可见他的生活经历是有多曲折跌宕,这也能从侧面反映黄庭坚的个性风格,洒脱不羁,却又想追求一番事业,顶天立地,自强不息,屡遭贬斥,依旧不屈不挠。他最出名的自号是山谷道人,还用此号出过著作《山谷词》,可见黄庭坚还是一个骨子里的文人,爱好山水,这样的文人对官场还是不太适应的。

黄庭坚诗碑

在全国范围内,西安碑林是中国著名的碑石收藏基地,那里收藏着中国最丰富的碑林石刻,和兰亭一样,是中国书法爱好者最向往的书法圣地。西安碑林始建于北宋时期,现存一千余块碑石。如今,把他们分列在七个展厅之内。而黄庭坚的诗碑,被放置在碑林的第四展厅内。

黄庭坚画像

黄庭坚诗碑由一首一百一十二字的七律诗组成,诗文的主题是怀古,是作者凭吊汉城遗址时所著。该碑文有清代咸丰年间的石刻家倪人垌重刻,并题写序文,并由仇和刻石。该碑文成作于陕西境内。民国时期,陕西省府主席宋哲元将军,将这块诗碑转移到他当时新建的新城小碑林之内收藏。解放前,约1948年,再次将这块诗碑转移到陕西西安的碑林博物馆内,至今未再移动过。

诗碑的作者黄庭坚,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、诗人和书法家。他的诗歌极富有个人特色,于当时的大文豪苏轼齐名,后世人称之为“苏黄”。并和米芾、蔡襄并称为“宋四家”。而他的书法自成一派,极具灵感,尤其是行书,对当时和后世都有一定的影响和意义。

现在西安碑林内珍藏的是黄庭坚诗碑的拓本,高0.6米,长约有5米多,全文经过后世装裱,极其精美。全碑竖列有五十八行,共计十六句,加上书名,总共有一百一十五个字。在诗碑的末尾,有“黄氏定坚”和“奉华堂印”两枚印章。

黄庭坚茶词

黄庭坚茶词,别名《品令・茶词》,是在黄庭坚喝茶的时候,忽然诗意大发而作的一首咏茶词。

黄庭坚《茶词》的词意图

在作者生活的年代,进贡给皇帝的茶叶一般都先制成饼状,然后用蜡把它封起来,最后再盖上龙凤的图案,所以后人称之为龙凤团茶。当时,皇帝偶尔也会赐一些这样的茶叶给他喜爱的大臣,所以龙凤团茶流落在民间的,是少之又少。所以作者在一开篇提到的“龙凤团团饼”,指的就是这种茶叶。

在唐宋一代,人们喝茶非常讲究,都必须先把茶饼碾成粉末状,才能下水浸泡。第二句作者写道“恨分破”指的就是把茶饼碾成粉末的典故。

之后几句,写的都是加工、煮茶的情形。作者对这种煮茶的方式十分喜爱,从最后一句“早减了几分酒病”就可以看出。古人都爱喝酒,尤其是文人雅士,他们认为饮酒可以增加灵感。就像杜甫题李白那样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。在此处,作者把茶又提高了一个境界,他认为饮茶可以戒酒瘾。

词的下阙以“味浓香永”来承前启后,紧接着作者营造出了一个意境,他把茶的醇香来比作故人的情谊,恰如故人一般,情深意切。特别是当他面对茶的时候,就像他面对老朋友一样,虽然嘴上不说,但心里却是无比愉快的。

这首茶词,出奇制胜的地方在于,作者把当时人饮茶,心里愉快,却又不知如何表达的快感用文字表述了出来,而且表现地十分生动,让人如作者一样如饮甘醇一样心生愉悦。

黄庭坚花气熏人帖

《花气熏人帖》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黄庭坚的小品之作,全帖的主要内容是由一首二十八字的小诗构成。作品长43.2厘米,宽30.7厘米,被收录于《宋四家墨宝册》的第九幅。作品上有“缉熙殿宝”的印章,曾被收藏于南宋的内府之中。也有清代朝鲜著名的大收藏家安仪周的印鉴,所以据推论,该作品应到过朝鲜。此作品原属于北京故宫旧藏,目前,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中。

《花气熏人》原作

《花气熏人帖》的诗作内容:花气薰人欲破禅,心情其实过中年。春来诗思何所似,八节滩头上水船。

基本意思是:花香向人袭来,影响了打禅的人的定力,想想自己的年纪已经到了中年,却怎么还会被花香影响呢。春天到了,忽然又产生了要作诗的念头,可是,现在想要写诗,却像逆水行舟一样艰难啊。

黄庭坚,和张耒、晁补之、秦观,被后世共称为“苏门四学士”,是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轼的弟子。他擅长写诗,当时和苏轼齐名,却又长于书法,曾受到多种门派的影响,书法自成一家。

《花气熏人帖》的书法,作者结合他平时严谨的锋线和其草书的婉转灵动,自在而随意地书写而成,书法线条颇具生动感,黄庭坚在作品中表达出自己难以作诗,所以告诉了他在扬州的好友,可见诗作并非黄庭坚所写,而是他的好友王诜。黄庭坚用他特有的书法笔力,写成这幅小品,实属难得的上乘之作。

黄庭坚的故事

据说在黄庭坚中了进士之后,被朝廷任命到安徽黄州当知州。有一天中午,他一个人坐在府衙内,不知不觉就睡着了。梦中,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处山村里,山村的其中一间屋子前,放着一个香案,一个老婆婆跪在香案前不停地祷告。她的嘴里念念有词,黄庭坚听在耳中似曾相识,但却又一下子记不起来。这时,他忽然感觉自己肚子有些饿了,看到香案上放着一碗芹菜面,于是便不假思索,端起那碗一口气就把它吃完了。

黄庭坚画像

吃完后,黄庭坚又回到府衙,这个时候,正好有人进来,黄庭坚被惊醒,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场梦。第二天,他又在府衙内午睡,奇怪的是,做了和昨天一模一样的梦。

醒来的时候,黄庭坚觉得很不可思议,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他就顺着梦中依稀记得的道路,找到了那个小山村。更奇怪的是,那座小山村竟和他梦里的景色一样。很快,他又找到了那个曾在他梦里出现过的,一直在祈祷不停的老婆婆。

黄庭坚上前询问。那老婆婆说,她这是在祭祀她的女儿。而今天,恰好是她女儿二十六年的忌辰。每天她祭祀的时候,总会在香案上放一碗芹菜面,那是因为她的女儿十分喜欢吃芹菜面。

黄庭坚一听不禁吓了一吓,自己今天的年龄正好二十六岁。于是他让那个老婆婆带路,走进她女儿的闺房查看。他看到屋里有一个很大的箱子,就问那个老婆婆说,这个箱子里面放了上面。老婆婆告诉他,那里藏着他女儿生前的书,但是却又找不到钥匙,所以一直没有被打开过。

黄庭坚鬼使神差的,一下子就找到了钥匙,打开箱子。而最令他惊奇的是,他每次应试的文章,一字不差地全在里面。他很快明白过来,原来,这个老婆婆的女儿,竟然是自己的前世。于是,他就把这个老婆婆接到府里,好好地供养了起来。

苏轼 黄庭坚 蔡襄

苏轼、黄庭坚、蔡襄,三人同属“宋四家”,那么他们的书法风格都是怎么样的呢?

苏轼画像

苏轼、黄庭坚、蔡襄三人同属北宋,同在书法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,而又各有所长,各有风格。

苏轼出生于1037年,号东坡居士。他出生于现在的四川眉山,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、书法家和画家。就书法来说,苏轼擅长行书与楷书,同米芾相似的是,苏轼的书法也是遍学各个名家而来的。他将各个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,然后形成了自己丰腴跌宕的书法风格。

黄庭坚出生于1045年,号山谷道人,是现在的江西修水人,为北宋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。就黄庭坚的书法来说,黄庭坚擅长行书、楷书、草书。在行书方面,他对王羲之的书法练习最深,除了王羲之意外,对黄庭坚影响最大的便是苏轼。小时候的黄庭坚曾以苏轼的书法为临本进行学习,在学习之后,有加入自己的风格,自成一派。两个人之间甚至相互学习,互相进步。在草书方面,黄庭坚则是向周越学习的,在参悟了周越的书法之后,黄庭坚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草书。

蔡襄出生于1012年,按照年龄来说,蔡襄是三人之中最为年长的,他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,他的书法有着浑厚端庄,淳淡婉美,深受苏轼的推崇。蔡襄的书法总能给予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,能够让人放松心情。因此,他的作品不论是朝廷还是民间都享有盛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