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俊的面孔、迷人的双眼、黝黑的皮肤、手握长长的尖刀,这就是海盗“基德船长”——加勒比海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海盗,西方海盗文学中浪漫化海盗的典型形象。

  被绞死的基德船长

  威廉·基德在历史上是一位极富争议的船长,他拥有多重的身份。他是一位家境富裕的苏格兰移民,曾经是战争英雄,后成为赏金猎人,最后却以海盗罪被处死,但他至死不承认自己是海盗。

  在江湖上,人们都称呼他“基德船长”。他在大海上抢劫沿途经过的商船,获得了无数财宝。传说中有很多的海盗留下了宝藏,但是“基德船长的宝藏”是唯一有据可考的,一直到现在,世界上还有不少冒险家在孜孜不倦地寻找他留下的宝藏。

  他是海盗史上最有名的家伙,有“海盗之王”的称号,在各种电影和小说里他的名字被一遍一遍地提起,甚至成为“海盗”的代名词。但事实上他是被迫加入这一行的,虽然没有“干一行爱一行”,但是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天分,“在逆境面前他没有低头,而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与其抗争,直到毁灭”。这一切再一次验证了那句名言“悲剧比喜剧更容易震撼人们的心灵”。

  威廉·基德出生于1645年,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,从小对他进行了很好的教育。他从小随船出海,20岁移民美洲时已经是一个有丰富经验及高超航海本领的船长了。1689年英法开战时,他已是一个富有的商人,但还是应征入伍当上了武装民运船的船长,在西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一带同法国人作战,屡建战功,甚至还获得了英国女王的亲自嘉奖。回国后,他在纽约娶妻生子,购置房产,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利,没有一点不祥的征兆。

  基德既然已经娶妻生子,购置房产,安心地生活下来,为何又会成为海盗呢?那就要说说当时的时代背景了。

  1695年前后,英国的对外贸易和殖民掠夺进行得红红火火,运往伦敦的商船满载着货物和金银。在运往伦敦的途中,海盗就打起了这些商船的主意。尽管东印度公司多次催促皇家海军前来护航,但时值英法交战,皇家海军实在是抽不出身。在此情况下,新任纽约总督贝洛蒙提议请一些权贵出资入股经营一艘武装民运船,该船的任务就是攻击海盗船,夺回被抢财物,这样于公可以打击海盗们的气焰,于私可以把抢劫来的钱洗干净放入自己的腰包,何乐而不为呢?至于船长的人选,则需要找一名正直可靠有丰富航海经验的人来担当,而基德符合所有的条件,他也表示“可以一试”。

  1695年10月,所有的条件都已经准备好了,并且规定好了分成的比例。基德船长打击海盗获得的财宝,投资者获得其中的65%,基德自己分15%,水手分得25%。基德还拿到了特别颁发给他的“民船委任状”,以便在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时,可以证明自己的身份。另外,他还有一张国王委托他抓捕4名海盗头子的委托书。这些海盗经常在海上打劫英国的商船,严重威胁到英国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。

  1695年12月,基德带领水手,驾驶着“冒险”号从英国出发,他信心满满,认为自己发财的机会到了。但是,“冒险”号还没有驶出英国的泰晤士河,就遇到了一件很大的麻烦。“冒险”号上的水手,言谈举止粗鲁无礼,得罪了泰晤士河上的英国皇家海军,结果,英国皇家海军的士兵爬上“冒险”号强行征走了基德那些最好的水手,让他们去服苦役。无奈之下,基德只好匆忙招募了一些马马虎虎的二流水手。

  “冒险”号在大西洋上整整漂泊了一年,不仅没有遇到任何海盗,还处处受到英国皇家海军的挖苦与欺负。基德当初的信心已经丧失殆尽,更糟的是“冒险”号的水手们已经开始抱怨了,纷纷叫嚷,与其这样不如真的去当海盗。

  无奈之下,基德只好带领暴动的船员,驾驶着“冒险”号前往红海,在那里他们偷偷抢了几条印度商船,把船上的财宝分给了水手。这样基德就违反了约定,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,最终走上了不归路。

  一次,基德带领着一帮水手在抢劫一条商船时,商船竟然悬挂出“米”字英国国旗,基德不得不仓皇逃跑。可是“冒险”号还是被船上的水手认了出来,回到英国之后,基德已经上了通缉榜,成了臭名昭著的海盗。

  基德成了海盗,但是他始终认为自己是无辜的,坚信“只要回到英国解释一切,那都会好起来的”,因为他的手中有可以证明自己无辜的文件。

  1699年,基德相信了波士顿总督贝洛蒙的话,自己回到波士顿,当然是被抓了起来。为了基德的宝藏,贝洛蒙将几份可以证明基德身份的文件烧毁。然后开始查抄基德的家。但是,费尽心机之后,他只找到1111盎司的黄金、2353盎司的白银,以及一磅多的钻石。

  1701年5月9日,草草审判之后,他被判处绞刑。就这样,基德船长被吊死在了泰晤士河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