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货竟敢敲诈秦始皇嬴政,嬴政何以反“大笑不止”?

 

愚人看待事物,只看到表面现象;聪明人看待事物,却能够看到表象下暗藏的深意。特别是那些看似不合常规的事情,往往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,需要换个角度多加揣摩。

话说秦王嬴政还没有成为秦始皇的时候,已经日渐露出其獠牙,四处攻伐。他派大将王贲攻打楚国,捷报频传,很快就攻陷了十几座城池。嬴政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,开始筹划要灭楚了。他询问将军李信:“我想要灭掉楚国,你估算一下,大概需要出动多少军队才能做到?”李信说:“有二十万人就足够了。”秦王嬴政又去询问王翦,王翦说:“没有六十万人的大军,灭不了楚国。”秦王摇头说道:“王将军已经老了,也太胆怯了啊!”于是不理王翦,而是派李信、蒙恬率领二十万人的军队进攻楚国。王翦也不分辨,称病辞职,返回故乡频阳抱孙子去了。

李信和蒙恬兵分两路,李信进攻平舆,蒙恬攻击寝地,均大获全胜。李信继续攻克鄢郢,率军西进,打算到城父与蒙恬的队伍会合。没想到,楚军却趁机尾随在后,三天三夜不停追击,偷袭李信的军队,攻入秦军大营,斩杀了七个都尉。李信损失惨重,只得率残部仓皇逃奔回秦国。

秦王嬴政得知败讯,亲自前往频阳,向王翦道歉:“我没有听从你的建议,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,遭遇了失败。现在将军你虽然生病了,但难道就忍心抛下我不管吗?!”其实,他也心知肚明,王翦不过是装病而已,哪有什么大毛病。王翦推辞道:“我实在病得不轻啊,不能领兵打仗了。”病得不轻,这话咋听着跟自己骂自己似的呢。秦王嬴政见王翦拿腔作势,就有点不耐烦了,都是千年的狐狸,你玩什么聊斋啊,干脆打开窗户说亮话:“好啦好啦,你就别再说这些话了,军情紧急,赶紧爬起来干活!”王翦知道拿捏得嬴政也够了,就说道:“如果大王一定要用我带兵,必须得给我六十万人的军队。”秦王嬴政满口答应:“没问题,都依你都依你,你要多少我就给多少。”上边用到你的时候,那是相当的平易近人、言听计从。一旦利用完了,你就成了药渣,随手就倒掉了,说不定还狡兔尽、走狗烹,随便拿你个错儿,治你的罪、砍你的脑袋。

于是乎,王翦到手六十万大军,耀武扬威征伐楚国,兴头得很。秦王嬴政对此次征伐非常重视,亲自到霸上送行。按照通常的剧本,王翦此时应当对大王的重用感激涕零,假惺惺挤出几滴眼泪来,拍着胸脯指天发誓:“臣一向蒙大王恩典,今天终于有了为大王出力、报效国家的机会,三生有幸啊。请大王和秦国人民放心,我一定不负重托,努力打仗,早日赢得这场正义战争的胜利!”可是,王翦这货,不按剧本演、不按套路出牌,你猜怎么着,他狮子大开口,当面向嬴政要赏赐,要求赏给他良田美宅,并且越多越好。嬴政哭笑不得:“得了吧,你还是赶紧出发吧。你给寡人出力,寡人怎么会亏待你,你何必还要担心今后会受穷呢。”王翦说:“唉,我身为大王您的将领,虽然也立下不少战功,但最终仍然不能被封侯。所以,现在趁着大王正需要我出力,赶紧多要点田宅,好为子孙多留点产业啊。”这分明有几分敲诈勒索、敲竹杠的意思了。秦王嬴政听了,不但没生气,反倒大笑不止。嬴政为何要笑,并且是大笑不止?答案后文自会提到。

王翦于是就率军开拔。一路上,他又接连派出五位使者,向秦王嬴政请求赏赐田地。有属下看不下去了,就劝说道:“将军啊,您不停地向大王索要东西,也太过分了吧!”王剪笑道:“你以为我是贪财好利,借带兵打仗的机会讹诈点财产吗?不是你想的这样啊。我知道得很清楚,大王为人粗暴而生性多疑,对臣子每每猜忌。现如今集结了六十万大军,基本上将国中武力调拨一空,全部托付给我指挥。我若不借索要赏赐田宅为子孙谋立产业,以此表示坚决为大王效力,大王反倒要无缘无故地对我产生怀疑了啊。”

王翦一席话,惊醒梦中人。有无数读者,一开始看到王翦向秦王嬴政索要财物,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索要财物,都将他当成了贪婪之徒。有人甚至会担心,王翦凭借领兵打仗的机会,对大王狮子大开口,分明是讹诈嘛,难道就不怕得罪大王?即便现在正值用人之际,不会对你怎么样,等将来仗打完了,岂不就要对你秋后算账了吗?

其实不然。王翦是个老狐狸,对嬴政残暴而多疑的性格非常了解,所以才有针对性地演出了一场索要财产的大戏,一方面得点实惠,另一方面也打消嬴政的顾虑——我没什么大志向,就是贪点钱,只要能过上富足的生活,将来给子孙多留点财产,我就满足了。您完全不必担心我带兵出去有什么不良图谋,我绝不会拥兵自重、觊觎您的王位。并且,有恒产则有恒心,我在秦国要了那么多财产,我打完了仗,肯定会急急忙忙赶回来接收田地、享受生活的,不可能被外边的花花世界所诱惑。

我们回想一下:一开始嬴政询问王翦灭掉楚国需要多少军队,王翦说必须要六十万军队才够,嬴政摇头说道:“王将军已经老了,也太胆怯了啊!”现在才知道,嬴政不是真的认为王翦过于胆怯,也不是认为六十万军队的说法过于夸张,而是不放心啊。国与国之间的攻伐,并且是试图一举灭掉对方,当然要不遗余力集中力量,军队多多益善。可是,六十万军队,已经是秦国可以动员的最大的武装力量了,六十万军队倾巢而出,国内就空虚无人了。将所有的武装力量都交给一个大将去掌管,无疑是存在巨大风险的,等于将刀柄拱手予人。尾大不掉,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,即便该将领不致于反戈一击谋夺王位、取而代之,哪怕就是拥兵自重、迟迟不归,嬴政和秦国也受不了啊。

所以,嬴政才不理王翦,而是先派别人领二十万人马出击,直到吃了败仗知道事不可为,方才咬牙下决心孤注一掷,交给王翦六十万军队。可嬴政毕竟还是不放心啊,亲自到霸上送行,就是为了做最后的观察和试探。王翦为消除嬴政的顾虑和猜忌,于是想出了反复索要田地财产的计策,以安君心。嬴政听了王翦看似无理的要求,大笑不止,就是终于可以放心让王翦出征了。如果王翦的表现哪怕有一点让嬴政生疑,他会立马叫停征伐,并对王翦使出雷霆手段,说不定还会灭其满门。

伴君如伴虎,刀口上舔血,收益大,风险也大,一不小心就可能死无葬身之地。怎么办?单单表忠心是不够的,你还得示弱,故意将弱点和命门卖给君王。有无伤大雅的弱点要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,没弱点自己也要制造个弱点。君王看到你不是什么胸怀大志之人,并且还自以为捏着你的弱点和小辫子,就会放心用你、派你办事了。“用贪官,杀贪官”,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惯用的治国权术。你如果表现得过于强大和完美无缺,就会成为上边的假想敌,离祸患就不远了。

一定要记住,英明神武、雄才大略、文韬武略、励精图治、十全十美等词汇,都只能属于君王,除非你是曹操那样能够一手遮天的奸雄,千万不要试图沾染一星半点光环,更不要傻乎乎去做什么没有缺点的“完人”。你的正确定位,就是一个有致命缺点、只有仰君王鼻息靠君王恩赐才能生存的小小臣子。君王随便动心转念,随时随地都能置你于死地,他才会信任你,你才可能风生水起、升官发财。君王手里捏着随时可以治你罪的理由和实据,他反倒不收拾你了,而是对你放心了。王翦要了再多的良田美宅,又有什么用?不过是替嬴政暂时保管罢了。看你不顺眼,随时可以连本带利收回来,你王翦敢说半个不字?

对这段趣史,司马光同样没有给予评论。对聪明人而言,只要给他讲一段历史,他自然就能心领神会,得到教益,不需要把话说得太直白。看来,读历史书,还是要多用心思考,以便能够看懂字缝里隐藏着的意思啊。